首页

郑州女王

时间:2025-05-28 01:10:51 作者: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探讨AI赋能文化发展与创新 浏览量:80269

  中新网深圳5月27日电 (记者 索有为)2025年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27日在深圳举行,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作主旨演讲。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等12位学界业界人士围绕“AI技术赋能文化发展与创新”的主题分享观点。

  该论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,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、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、紫荆文化集团、鹏城实验室承办。

5月27日,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。论坛主办方供图

  王纲指出,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归根到底就是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集成。回望历史,文明的每一次跨越,都是文化和科技的双向奔赴。他强调,审视当下,时代的重大变革,更加倚重文化力量与科技力量的叠加放大。面向未来,建设文化强国,必须坚定走好科技赋能文化创新之路。

  深圳市副市长张华在致辞中表示,深圳正积极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之路。2024年,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54家,实现营业收入12875.08亿元,占全省的51.5%、全国的9.1%;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2.1%。深圳正积极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之路。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作题为“AIGC赋能艺术创作的思考”的演讲。他提出,在艺术创作过程中,恰当使用AIGC(利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的技术),可有效赋能各环节,实现提质、生成、增效、降本的作用。尽管AIGC发展在价值观、创作伦理、算力、数据、成本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,但AIGC未来可能快速形成颠覆性生产能力,需要各界密切关注,把握这一轮次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全新机遇。

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圆桌对话。论坛主办方供图

  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特聘校长助理、计算与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民在题为《语言智能赋能文化传播》的演讲中提到,从翻译工具到文化桥梁,多语言技术正在重新定义文化传播的可能性。它不仅是理解中国的钥匙,更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共生与互鉴的基石。

 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以“数字敦煌”品牌建设为例,分享新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新平台的经验。据介绍,截至2024年,敦煌研究院已形成超400TB数字资源,建成840TB分布式存储系统与高效数字资产管理平台,树立了世界文化遗产存储管理新典范。其推出的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——“数字藏经洞”,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敦煌文化的全球数字化传播和跨文明对话。

 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题为《大模型时代文化内容生产的范式革命》演讲中提到,文化内容产业是引入智能实践的先锋领域。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正在带来创作大众化、生产智能化和生态普惠化等三重范式革命,大模型正在重塑个体创作生态,未来会有更多小微甚至一人创意公司诞生。

  在“从实验室到产业——科技文化融合的最后一公里”圆桌对话上,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、鹏城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,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,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叶蓁蓁,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等作分享交流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聚焦餐饮住宿、文化娱乐…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还有这些部署

新时代十年,我国出台2000多个改革方案,涉及衣、食、住、行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各个方面、各个领域。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,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、覆盖人口最多的,包括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低保、养老、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。

“漂”在景区的表演者,安全和健康权益如何保障?

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,受南方新一轮强降雨影响,截至今天(20日)14时,广东、江西共30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。预计未来24小时,广西桂江、广东贺江等暴雨区内部分河流将发生超警以上洪水。广东北江将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。水利部继续密切关注汛情,指导有关地区做好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防御、中小水库安全度汛等重点防御工作。

CBA焦点战前瞻:广厦迎战新疆 两强援直接对话

健全体制机制。健全教师队伍的进入退出机制、议事决策机制、部门协同机制和评价评估机制,完善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、科学规范的教师考核与评审制度,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、晋升、评优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。

“创业签证”聚集全球人才 长沙打造国际青年“逐梦场”

但是,今日如此多娇的江山,昔日却曾蒙尘。“为什么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去爱护一山一水?因为,寸寸山河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。”

洞庭湖区堤防超警 湖南南县再度安澜之“考”

5月5日电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,5月5日是“五一”假期的最后一天,返程交通流量将持续高位运行。据中央气象台预报,5月5日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,局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。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醒广大驾驶人朋友,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变化,合理选择返程时间和路线,雨天驾驶时要注意控制车速、谨慎驾驶,保持安全车距,不要超速、强行变道、超员、疲劳驾驶,尽量不要选择夜间开车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